摘要
《论语》在日本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受到国内和日本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目前,从翻译与政治、思想、教育之间的关系探讨《论语》日译本的研究较少。通过调查比较江户和明治时期大量《论语》日译本的训点标注、注释、训读方法后发现:由于教育水平的发展,明治时期出现了许多使用片假名进行全文标注的译本;明治时期出现了很多《论语》的注释译本,在"东洋道德"原则的延续下,基于朱子集注进行的注释译本仍然占到了大多数;明治时期对于《论语》的训读中出现了更加远离归化、更为"异化"的方法,对《论语》的训读更多地趋向关注文本本身。
-
单位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华侨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