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典型道路环境PM_(2.5)中重金属的粒径分布及健康风险评价

作者:张启钧; 吴琳; 方小珍; 吴丽萍; 张衍杰; 毛洪钧*
来源: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9, 41(10): 1202-1206.
DOI:10.15985/j.cnki.1001-3865.2019.10.014

摘要

2015年7月3—17日,采集天津3条典型道路路边道路交通环境中不同粒径段的PM2.5样品,分析其中的12种金属元素,并开展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1)3种典型道路上PM2.5均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中二级日均限值(75μg/m3)。主干道、次干道、快速路上PM2.5中金属元素累计质量浓度分别为0.68、0.74、0.67μg/m3。(2)多数金属元素的粒径分布存在明显差异。Zn和Cu为轮胎和刹车片磨损标志物,峰值在较大粒径颗粒物上。Sb通常作为添加剂以Sb2S3的形式加入到刹车片中,峰值出现在>0.2~1.0μm粒径段。(3)Cr、Co、Ni、Cu、Zn、As、Cd、Sn、Sb和Pb的富集因子>10,受到人为源的作用。对于儿童和成人群体,全部道路路边环境的非致癌风险危险指数均大于1,具有非致癌风险。PM2.5中Cr、Co、Ni、As、Cd的致癌风险基本上均超过美国环境保护署推荐的可接受风险阈值(10-6),具有明显的致癌效应。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