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文本的“记言”是以《左传》为分水岭。殷周时期,以甲骨卜辞及《尚书》为代表的“记言”内容,延续的是一种宏大叙事与神圣书写传统,主要表现为一种人与神的对话模式,其言说主体具有无上的崇高性,是神性与权威性的结合。春秋时期,以《左传》为代表的“记言”内容不再是对神谕的遵循以及民族重大事件的记载,而是转向关注人的生活与德行,记录个体的言论,呈现鲜活的个体生命。由此,早期文本的叙述中心从天上的神灵转入人间的礼法,从神的意志转向人的意志,从宏大叙事转向个体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