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频率短纯音刺激声对颈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的影响

作者:傅新星; **; 刘博*; 吴子明; 区永康
来源: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20, 27(08): 434-437.
DOI:10.16066/j.1672-7002.2020.08.004

摘要

目的比较健康青年人不同频率短纯音刺激声对颈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ervical VEMP,cVEMP)结果的影响,探讨500 Hz和1000 Hz短纯音对cVEMP潜伏期、幅度、幅度比和不对称度的影响。方法 29名健康青年人,其中男15名,女14名,共58耳,采用随机函数确定测试顺序,分别采用500 Hz和1000 Hz短纯音为刺激声,行cVEMP测试。记录cVEMP的P1、N2潜伏期、幅度、幅度比和不对称度等参数。结果 500 Hz比1000 Hz记录到cVEMP潜伏期更长,具有显著性差异(tP1=10.50,tN1=11.38,P均<0.05)。500 Hz比1000 Hz记录到的校正前后幅度更高(t校正前=10.01,t校正后=-8.03,P均<0.05)。两种频率记录到的cVEMP幅度比和不对称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同频率记录到cVEMP幅度比和不对称度在幅度校正前后的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500 Hz可记录到幅度更高的cVEMP,有助于临床判断并分析波形。幅度校正对幅度比和不对称度结果无影响。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