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齐梁后,古意诗大量出现。"古意"不仅指题材内容的古人古事,也指诗歌形式、体制上仿效古诗和乐府。古意诗来源于代表寒庶诗风的陶渊明、鲍照的《拟古》之作,是其在齐梁的新发展,也反映了当时文学士庶文学合流的倾向:将士族文学倡导的高雅修饰性的语言结合注重抒情、语言通俗的汉魏寒素文学以及当下民间的新声杂曲。古意诗常用作乐府体,并不严格遵循、勾连古题、古辞,或只赋写古辞之题面,且题目异名现象普遍,有些与徒诗界限不明。古意反映了当时的精英对继承文学传统,将这种精巧结合古典资源、现实政治以及具体情事,考验作者构建文本的复合行文能力,有规范诗学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