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通过临床药师参与剖宫产术后镇痛药物合理应用,评价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按病种分值付费(DIP)支付模式下临床药师在医院药品合理控费中的作用。方法:2021年1~7月,以某院产科病区中小范围试点与非试点病区(临床真实状态)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镇痛方案不同分为3组,A组:临床真实状态,常规使用布托啡诺+地佐辛+右美托咪定混合后PCIA给药;B组:临床药师参与建议,使用布托啡诺+氟比洛芬酯混合后PCIA给药;C组:临床药师参与建议,使用布托啡诺PCIA给药+氟比洛芬酯静脉注射给药,每组50例。期间因部分入组患者术后疼痛评估数据收集不全,最终收集剖宫产手术病例116例,比较各组的术后疼痛缓解率、不良反应发生率、镇痛药物成本、成本/效果比(C/E)、增量成本-效果比(△C/△E)等。结果:3组患者48h内疼痛缓解率分别为33.3%、53.3%和32.9%(P<0.05);48h内重度疼痛的发生率分别为12.5%、5.5%和13.4%(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0.0%、28.9%、26.8%(P<0.05);人均镇痛成本分别为(1475.12±28.08)、(657.21±18.69)元和(709.75±21.36)元;各组成本/效果比(C/E)分别为44.29、12.33和21.57(P<0.05),以成本最高者A组为参照,B和C组的△C/△E分别为-40.90和1913.42。结论:在DRG/DIP支付模式下,临床药师参与优化临床药物治疗方案,可以在药品合理使用合理控费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
单位郑州市妇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