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泌尿外科患者输尿管支架置入术后发生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情况。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泌尿外科首次进行输尿管支架置入术2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输尿管置入术后2周内发生尿路感染的84例患者为感染组,按照性别、年龄(±3岁范围内)及置管手术时间(±30 d内),1∶2匹配的原则随机选取未发生尿路感染的168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泌尿外科患者首次输尿管支架置入术后发生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对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激素的使用、结石多发、结石直径≥2 cm、既往结石史、置管后有残留结石、置管前1个月发生尿路感染、外周血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以及血清白蛋白降低是泌尿外科患者输尿管支架置入术后发生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P值均<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既往结石史(OR=5.689,95%CI 1.944~16.652,P<0.01)、置管后有残留结石(OR=7.660,95%CI 3.371~17.409,P<0.01)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OR=5.586,95%CI 2.410~12.949,P<0.01)是泌尿外科患者输尿管支架置入术后发生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感染组的84例患者均为单一感染,共分离病原菌84株,其中大肠埃希菌占比最高,为28.57%(24/84)。大肠埃希菌对复方磺胺甲噁唑、左氧氟沙星、氨苄西林及头孢曲松的耐药率较高,均>60.00%,对厄他培南、亚胺培南和替加环素的敏感率均为100.00%,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30.00%。结论 减少结石的产生与复发及术后结石的残留,以及降低患者中性粒细胞比例均可降低输尿管支架置入术后发生尿路感染的风险。大肠埃希菌是泌尿外科患者输尿管支架置入术后发生尿路感染的主要致病菌,需引起重视。
-
单位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