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入院时血小板计数与住院死亡率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选2012-02至2013-05就诊于我院并经计算机断层扫描(CT)证实的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183例,男性126例(68.9%)。分组:1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存活分为存活组(n=157),死亡组(n=26);2根据血小板计数五分位值将患者分五组,即血小板计数第1分位(≤119×109/L)组(Q1组,n=36),血小板计数第2分位(120149×109/L)组(Q2组,n=37),血小板计数第3分位(150173×109/L)组(Q3组,n=36),血小板计数第4分位(174228×109/L)组(Q4组,n=37),血小板计数第5分位(>228×109/L)组(Q5组,n=37);3按入院时血小板计数分为≤119×109/L组(n=36)和>119×109/L组(n=147),再根据是否接受手术治疗将其分为≤119×109/L手术者(n=18)、≤119×109/L非手术者(n=18)和>119×109/L手术者(n=96)、>119×109/L非手术者(n=51)。采集患者入院时的基线资料及静脉血标本,检测血小板计数、白细胞、D-二聚体等值。主要终点事件为住院死亡率。结果:183例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总住院死亡率为14.3%。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血小板计数显著减少、血压较低、D-二聚体水平较高;Q1组患者死亡率(38.9%)显著高于Q2、Q3、Q4和Q5四组(10.8%、11.1%、8.1%和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Q5组较Q1组死亡风险增加(HR=11.2,95%CI 2.13123.3,P=0.007),在调整了年龄、性别等影响预后的因素后,血小板计数≤119×109/L无论在手术治疗进入Cox模型前(HR3.90,95%CI 1.679.09,P=0.002)还是进入模型后(HR2.67,95%CI 1.156.19,P=0.023)均增加住院死亡风险。结论: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入院时血小板计数≤119×109/L住院死亡率风险明显增加。即使接受手术治疗,血小板计数值较低的患者仍与住院死亡风险相关。
-
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