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PEC感染结肠癌TC-7细胞致微绒毛损伤的毒力分子。方法:分别用EPEC野毒株、III型分泌系统删除株(Δcfm-14)、束状菌毛删除株(Δbfp A)、外膜蛋白删除株(Δeae)、效应分子Map删除株(Δmap)、效应分子Map和Esp F联合删除株(Δmap esp F)、外膜蛋白受体删除株(Δtir)及相应质粒互补株感染TC-7细胞,通过扫描电镜(SEM)检测细菌黏附及TC-7细胞微绒毛脱落损伤情况。结果:野生型EPEC感染时,大量细菌先局限性黏附,接着紧密黏附在TC-7细胞表面,细胞微绒毛大量脱落;Δbfp A感染时,极少细菌黏附细胞,微绒毛完好,但补充表达Bfp A后可以恢复到野生型表型;而Δcfm-14感染时,大量细菌局限性黏附,但微绒毛损伤轻微;Δeae或Δtir删除株感染TC-7细胞后,可见细菌呈局限性黏附,但细胞微绒毛大量脱落,相应质粒表达互补后可以恢复到野生型表型;而Δesp F或Δmap esp F感染TC-7细胞后,有大量细菌紧密黏附,细菌下陷入微绒毛丛,但微绒毛损伤轻微,质粒表达互补可恢复删除株表型。结论:多个效应分子参与EPEC黏附,但Esp F是造成微绒毛脱落损伤的重要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