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反映了地方落实“双减”政策的成效,关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长远发展。好课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某种程度上,离不开教师对已有课例的反思、改进和再实践。为此,基于教学和谐的三重境界,即教学真实、教学相长和教学创生对一堂所谓的优质课进行分析,以期为后续打磨最大程度接近教学创生水平的常态好课积累经验。结合自身“磨课”的经历和教学实际,提出基于教学和谐生成好课的条件:优先运用教学和谐的观念引领课堂教学;组建心向教学和谐的“求真共同体”;营造鼓励教学真实的学校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