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单硝酸异山梨醇酯联合培哚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培哚普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单硝酸异山梨醇酯联合培哚普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每搏输出量(SV)、每分钟心排血量(CO)、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心室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舒张末期血流峰值速度的比值(E/A)等指标水平,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血浆NT-proBNP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V、CO、LVEF及E/A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LVEDD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 67%(44/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 92%(3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相较于单一使用培哚普利,单硝酸异山梨醇酯联合培哚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能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水平,降低血浆NT-proBNP水平,利于患者康复。

  • 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