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宫颈阴道液中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sRAGEs)、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高迁移率组盒1(HMGB1)、钙卫蛋白(S100A8/A9)在预测胎膜早破孕妇羊膜内感染中的价值,为胎膜早破孕妇羊膜内感染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至2022年7月在西北妇女儿童医院产科诊断为早产胎膜早破(pPROM)患者的临床资料,75例pPROM孕妇纳入研究。患者服用药物之前,采集羊水(AF)、母体血液和宫颈阴道液(CVF)样本,根据采样48 h内AF培养阳性结果将患者分为羊膜腔微生物入侵(MIAC)组(n=32)和非MIAC组(n=43)。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AF、母体血液和CVF样本中sRAGEs、HMGB1、AGEs、S100A8/A9水平。结果 与非MIAC组相比,MIAC组中位胎龄较低,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的发生率较高(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F样本中4种蛋白因子水平与CVF之间呈正相关(P<0.001),与母体血浆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MIAC组AF和CVF样本中4种蛋白因子及母体血浆中AGEs水平较非MIAC组显著升高(P<0.05)。ROC曲线结果进一步证实AF和CVF样本中4种细胞分子水平对MIAC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而母体血浆中只有AGEs的预测价值较好。多因素Logistic回归析显示,侵入性模型AF样本中AGEs(>2495.80pg/mL)和S100A8/A9(>2372.78 ng/mL)与MIAC有独立相关性(P<0.05);非侵入性模型中,抽样孕龄较早(≤31.4周)、CVF样本中AGEs(>315.73 ng/mL)和HMGB1(>749.18pg/mL)水平更高是MIAC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此外,两种模型预测MIAC的ROC曲线的AUC值、灵敏度和特异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3)。结论 监测pPROM孕妇CVF样本中sRAGEs、AGEs、HMGB1、S100A8/A9水平,有利于早期诊断胎膜早破孕妇羊膜内感染。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