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虞河西岸湖荡群浮游植物群落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

作者:金位栋; 杨苏文*; 云晋; 郝桂珍; 徐利; 闫玉红
来源:水生态学杂志, 2022, 43(02): 45-53.
DOI:10.15928/j.1674-3075.202004030090

摘要

为了解过水型湖荡群浮游植物群落与水质变化特征,探究望虞河西岸湖荡群浮游植物时空分布及其环境影响因子,于2018年9月至2019年7月对望虞河西岸湖荡群(宛山荡、嘉凌荡、鹅真荡、漕湖)的浮游植物和水环境指标进行采样调查,并基于生物多样性、Pearson线性相关性和冗余分析(RDA)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4个湖荡水质均处于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V-劣V类水平,超标指标为总氮(TN)和化学需氧量(CODCr),春季优于其他季节。(2)湖荡群共鉴定浮游植物8门、72属、151种(含变种、变形),其中硅藻门、绿藻门、蓝藻门为优势门类;主要优势种包括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梅尼小环藻(Cyclotella meneghiniana)、颗粒直链藻(Melosira granulata)、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阿氏浮丝藻(Planktothrix agardhii);年均生物量为13.48mg/L,年均藻细胞密度为15.25×106个/L;湖荡群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呈秋高夏低趋势,处于中污染型至重污染型的过渡状态,其中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2~3,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5~0.8,Margalef丰富度指数为1~2。(3)Pearson相关性与RDA分析表明,影响浮游植物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水温(WT)、氨氮(NH4+-N)和硝氮(NO3--N)。研究显示,望虞河西岸湖荡群浮游植物空间分布不均、季节特征明显;与太湖相比,优势种相近且多样性指数较高,但湖荡群水质较差,建议持续监测并加强针对性治理措施。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