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解辽东湾黄鲫(Setipinna taty)的生物学特征和资源现状,根据2019年6、7、9月与2020年5、8、10月对辽东湾海域的底拖网调查数据,应用ELEFANⅠ方法与体长变缓渔获曲线法估算黄鲫生长参数与总死亡系数,并利用Beverton-Holt单位补充量渔获量模型评估辽东湾黄鲫资源状况,同时结合拐点年龄与临界年龄确立其最适开捕规格。结果表明:黄鲫渔获群体体长范围为4.0~16.9 cm;体质量范围为0.52~43.30 g;体长-体质量关系W=0.005 674×L3.161 4(R2=0.968 88,n=1 716);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参数:渐近体长(L∞)、生长系数(K)和理论初始年龄(t0)分别为23.8 cm、0.57和-0.30 a,生长表现指数Φ为2.51;总死亡系数Z为2.90±0.47,自然死亡系数M和捕捞死亡系数F分别为1.10和1.80±0.47,开发率E为0.62,黄鲫处于过度开发状态;拐点年龄ttp为1.71 a,拐点体长为16.3 cm,临界年龄Tc=1.39 a,临界体长为14.7 cm。综合考虑补充群体及资源可持续性,建议将开捕体长设置在14.8 cm。研究结果可为黄鲫资源开发以及辽东湾渔业生态系统研究提供参考。
-
单位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