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炒甘草外观色度值与代表内在质量指标的相关性,优选炒甘草的炮制工艺。方法 利用色差仪测定不同炒制程度炒甘草粉末颜色,测定炒甘草的甘草苷、甘草酸、浸出物含量,通过SPSS 25.0软件对炒甘草色度值和内在质量指标进行相关性与回归分析;以炒甘草中甘草苷、甘草酸、浸出物含量和外观性状为综合加权评分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对炒甘草炮制工艺进行优选。结果 相关性分析发现总色差值E*的值与明亮度L*呈极显著正相关,明亮度L*与红绿度a*呈显著性负相关,甘草苷、甘草酸、浸出物皆与L*、b*、E*呈极显著性正相关,浸出物、甘草苷与甘草酸的含量两两相互呈极显著性正相关;回归分析得出色度值a*、b*、E*与甘草苷、甘草酸和浸出物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甘草苷)=0.025-0.103a*+0.102b*-0.004E*,Y(甘草酸)=-5.243+0.209a*-0.102b*+0.105E*,Y(浸出物)=-2.874+0.837a*+0.047b*+0.442E*,验证发现三个回归方程的准确性和适应性良好;正交试验结果分析得出炒制温度为炒甘草显著影响因素,炒甘草的最佳炮制工艺为加样量300 g, 280℃炒制10 min。结论 建立了利用炒甘草的外观色度值预测其甘草苷、甘草酸和浸出物含量的方法,初步揭示了外观色泽与内在质量相关的科学性;优选的炒甘草炮制工艺合理、稳定、可行,可有效保障炒甘草的临床用药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