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陈祗曾以侍中守尚书令的身份,成为蜀汉政权后期运转体系中的重要一员。传世文献对其述评存有分歧。《华阳国志》《通鉴》将黄皓“操弄威柄,终至覆国”录于陈祗生前,《通鉴》说其“巧佞”“阿意迎合”,成为后世诸多负面评价的史源。然而,《三国志》有关陈祗“表里”“媚兹一人”的记载并非贬义,其史学形象在后世发生明显流变。刘禅“自摄国事”背景下,陈祗取得“媚兹一人”般的信任,发挥协同“表里”的作用,对“诸葛之成规”乃至蜀汉政权的存续意义重大。或出于“为尊者讳”,陈寿在《三国志》中以黄皓行为掩饰刘禅之过,未点明蜀汉政局衰败的根源;又以似不合常理的《董允传附陈祗传》编次,向后人隐晦传达上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