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赫斯滕斯(Hestenes)发展了科学教育中的建模理论,认为真实世界,概念模型与心智模型是不断循环,相互作用的。诺尔曼(Norman)认为进行课堂设计时,必须通过把专家的心智模型概念化,使学生与目标系统互动,不断修正和精致化他们的心智模型。计算机仿真可以使概念模型可视化以及动态展示建模过程,更好地促进学生心智模型的转变。文章以高中物理电场建模教学为例,阐述了这一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