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双眼白内障摘出术联合TECNIS Symfony人工晶状体(IOL)植入矫正老视前采取不同预留屈光度设计对疗效及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 连续纳入2016年10月至2018年12月在重庆爱尔麦格眼科医院行双眼白内障摘除术联合TECNIS Symfony IOL植入的患者120例240眼, 根据手术设计不同分为正视组、微近视组和微单视组, 每组40例80眼。正视组双眼预留屈光度为+0.10~-0.20 D, 微近视组双眼预留为-0.20~-0.50 D, 微单眼视组主视眼预留屈光度为+0.10~-0.20 D, 非主视眼预留-0.50~-0.75 D。术后3个月绘制各组单眼视和双眼视离焦曲线, 分析其全程视力情况;用iTrace视功能分析仪检测其MTF值并进行组间比较;采用老视矫正型人工晶状体术后视功能调查问卷完成视功能量表分析, 比较各组老视眼术后脱镜率及不良视觉现象的发生率。结果与正视组比较, 微近视组术后双眼视的离焦曲线整体右移0.35 D, 形态无变化;而微单视组双眼视时离焦曲线形态波峰明显变宽, 曲线下降趋势更平缓。3组术后在远视力功能区脱镜率均为100.00%, 在中视力功能区微单视组脱镜率为100.00%, 高于正视组的80.00%及微近视组的90.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9, P=0.01);在近视力功能区微单视组脱镜率为90.00%, 明显高于正视组的27.50%及微近视组的75.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04;P<0.01)。微单视组主视眼MTF值高于非主视眼,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4, P=0.001)。各组患者不良视觉现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眼白内障摘出术联合TECNIS symfony IOL植入矫正老视, 不同的预留度数设计适用于不同的人群, 其中采用微单眼视设计术后脱镜率最高, 可以提供满意的双眼远、中、近全程视力。
-
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大坪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