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不同频率电针改善偏头痛患者头痛及焦虑情绪的双重效应,筛选出电针缓解头痛和(或)改善焦虑的最佳频率。试验设计:为单中心随机临床试验,对结果评估员以及统计人员设盲。将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2Hz电针组(2 Hz EA组)、100 Hz电针组(100 Hz EA组)和假刺激组,观察各组基线期、治疗期、随访1、2、3月偏头痛患者头痛发作次数、偏头痛患者头痛天数、视觉模拟评分(VA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偏头痛特异性生活质量问卷(MSQ)评分的改善值及止痛药用量情况。试验环境: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开展试验,研究周期为2018年8月1日至2021年7月31日。试验对象:65名无先兆和伴典型先兆偏头痛的患者。干预措施:电针组取双侧风池、供血、丝竹、太阳、率谷、外关、阳陵泉,其中“风池-供血”接电针,频率分别为2 Hz和100 Hz。假刺激组分别取双侧风池、供血、外关、阳陵泉向外/桡侧旁开lcm处浅刺,接上电针后剪断电源的输出线。每周治疗3次,隔日1次,连续治疗4周,共12次。主要试验结果指标:与基线期(随机分组前4周)水平相比,在随机分组后1-4周内头痛发作次数的变化。结果:(1)头痛发作次数和天数改善情况:2 Hz EA和100 Hz EA组患者治疗期和随访期的头痛发作次数和头痛天数改善值显著高于同期假刺激组(all P<0.05),两EA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VAS评分改善情况:2 Hz EA和100Hz EA组患者治疗期VAS评分改善值明显高于同期假刺激组(both P<0.05),两EA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焦虑、抑郁评估:各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改善值在各评估时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ll P>0.05);(4)生活质量评估:与同期假刺激组比较,2Hz EA组患者治疗期MSQ评分改善值显著升高(P<0.05);两EA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安全性、依从性评估:各组偏头痛患者依从性良好,且未出现不良反应,安全性高。结论:电针可有效降低偏头痛患者头痛发作次数、发作天数和强度,且安全性好。不同频率电针改善偏头痛患者头痛及其焦虑抑郁症状的差异不显著。
-
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浙江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