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其特征是子宫腔外存在子宫内膜样组织或疤痕,通常局限于盆腔器官的腹膜和浆膜表面。据统计,有10%~15%的育龄妇女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这些患者大多症状为不孕症和盆腔疼痛。流行率高,但该疾病的发病机制涉及到不同分子层面,研究尚不清楚。由于缺乏明确的诊断方法、特异性的治疗手段以及对分子改变的深入研究,发现该病预后较差和复发率高。目前探索其发病机制中分子改变,如发现新的诊断标志物以及药物靶点,对患者的诊断以及预后至关重要。本论述总结免疫、炎症、氧化应激、上皮-间充质转化、激素和表观遗传失调等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的分子基础,为其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