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现有的火灾后钢材残余特性研究大多着眼于钢材在高热下或升温后的残余静力特性,而对过火后钢材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滞回和抗震特性鲜有研究。对于结构和桥梁中常用的Q235和Q345两种钢材,对其进行了500℃-1000℃的模拟火灾加热处理,并进行自然降温或浸水降温。对于降温后的钢材试样进行了单向拉伸试验和2种不同荷载变化规律的循环加载试验,得到了模拟温度和不同降温方式对于两种钢材滞回特征的影响规律。由试验结果可得,在受到的最高温度不高于600℃时,Q235和Q345钢材在自然降温和浸水降温后的单向拉伸和往复荷载下,其强度等级和弹塑性强度发展特征均与相应未进行加热处理的钢材相似。当过火温度高于600℃时,自然降温后Q235和Q345钢材其初始屈服强度会根据过火极限温度的上升而逐渐下降。但在循环荷载影响下,钢材存在循环硬化效应,且该效应将随着过火极限温度的提升而显著。高温经历所导致的强度削弱会逐渐恢复。Q235和Q345钢在循环荷载作用下其滞回刚度会逐渐下降,且极限温度和冷却方式会影响滞回刚度的下降幅度。高温过火且浸水冷却下,Q235和Q345钢材循环硬化效应显著,弹性域增长显著,循环荷载作用下塑性耗能能力下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