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吉林省居民安全与急救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安全与急救健康教育相关政策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吉林省10个监测点15~69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选取健康素养监测数据中安全与急救素养部分进行分析。结果 共调查2 400人,2021年吉林省居民安全与急救素养水平为49.1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和家庭年收入是安全与急救素养的影响因素。以65~69岁年龄组为参照,25~34岁组(OR=1.843,95%CI:1.263~2.688)、35~44岁组(OR=1.950,95%CI:1.375~2.765)和45~54岁组(OR=1.487,95%CI:1.073~2.060)安全与急救素养较高。以不识字/识字很少为参照,初中(OR=2.328,95%CI:1.273~4.258)、高中/职高/中专(OR=3.492,95%CI:1.857~6.565)和大专/本科及以上(OR=4.347,95%CI:2.227~8.485)文化程度者安全与急救素养更高,且文化程度越高,安全与急救素养越高。以农民为参照,学生(OR=4.315,95%CI:1.400~13.298)、工人(OR=1.489,95%CI:1.095~2.025)和其他职业人群(OR=1.360,95%CI:1.043~1.774)的安全与急救素养更高。结论 吉林省居民安全与急救素养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应以文化程度低、老年人、农民和低收入者为重点对象,根据不同人群的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与急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