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首乌致肾阳虚模型大鼠肝损伤的血浆代谢组学研究

作者:焦晨莉; 欧莉; 高峰; 余金花; 缪峰; 王丽萍; 卫培峰*; 孟大利
来源: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18, 35(08): 620-627.
DOI:10.14066/j.cnki.cn21-1349/r.2018.08.004

摘要

目的基于代谢组学研究策略,研究何首乌给药后肾阳虚大鼠血浆中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寻找具显著性差异的生物标志物,探讨何首乌致大鼠肝损伤的作用机理。方法大鼠皮下注射氢化可的松建立肾阳虚模型,分别给予大鼠高(24 g·kg-1)、中(12 g·kg-1)、低(6 g·kg-1)剂量的制首乌和生首乌(12 g·kg-1)。以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UPLC-MS)技术为核心技术,以OPLS方法为数据分析手段,研究大鼠血浆内源性代谢谱的变化。结果找到8个与肝损伤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含一个未知化合物)。给予肾阳虚大鼠生首乌后,与肾阳虚模型组比较,大鼠体内的肉毒碱、LPC0∶0/16∶0、LPC16∶0/0∶0、LPC0∶0/18∶0和未知物22.5269.0水平显著下调,缬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含量显著增加;制首乌高、中剂量组中,大鼠体内的以上8种代谢物亦有相同变化趋势,但显著性程度略有不同;低剂量组中相关代谢物的强度虽然发生变化,但与模型组相比多无统计学意义,仅LPC0∶0/16∶0和LPC0∶0/18∶0有显著性变化。结论生首乌对肾阳虚大鼠有肝毒性,制首乌对肾阳虚大鼠有一定的肝损伤,何首乌对肝脏功能的影响与给药剂量和炮制方法有一定相关性。何首乌致大鼠肝损伤的机制可能与氨基酸代谢和免疫抑制有关。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