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采用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MRI)血管成像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特点,并分析其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发生过脑梗死事件分为脑梗死组(35例)和非梗死组(43例),对比两组斑块检出情况、斑块特点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并分析责任斑块和非责任斑块的差异性。结果 脑梗死组颈动脉狭窄率高于非脑梗死组,易损斑块数目多于非梗死组,斑块偏心指数与强化程度均高于非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斑块数目、动脉重塑类型和斑块分布位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检验结果显示颈动脉狭窄率、斑块偏心指数与强化程度三项指标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脑钠肽(BNP)水平存在正相关性(r=0.613~0.721,均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颈动脉狭窄率、斑块偏心指数与强化程度对预测脑梗死发生均有较高价值[曲线下面积(AUC)=0.813、0.772、0.854,P<0.05]。两组共鉴定出88个斑块,责任斑块中易损斑块数目多,斑块偏心指数与动脉正向重塑率高,与非责任斑块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分辨率MRI对颈动脉斑块的形态学和成分评估利于早期甄别脑梗死风险人群,及时制定防治措施。
-
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