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氮量对川西高原地区棒菜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作者:孔垂豹; 冉茂林; 杨峰; 雍晓平; 冉科; 李晓梅*
来源:江西农业学报, 2023, 35(07): 37-43.
DOI:10.19386/j.cnki.jxnyxb.2023.07.007

摘要

以金田棒菜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施氮水平N0、N150、N210、N270(施氮量分别为0、150、210、270kg/hm2),在川西高原蔬菜种植区进行棒菜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氮水平对棒菜产量以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棒菜的株高、肉质茎粗、单株质量、鲜叶质量、肉质茎质量和叶片SPAD值均呈增加趋势,棒菜的叶片数、肉质茎长、茎叶比和抽薹率均呈下降趋势;灰色关联度分析和相关性分析表明,施氮量对棒菜生长相关指标的影响程度:鲜叶质量>单株质量>肉质茎粗>肉质茎质量>株高>叶片SPAD值,施氮量对棒菜不同部位氮含量的影响程度:叶柄氮含量>肉质茎氮含量>叶片氮含量;氮素吸收利用相关指标与施氮处理的主成分分析结果发现,N210处理的综合得分最高(1.695分),而N0处理的综合得分最低(-2.526分)。综上,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棒菜的株高、肉质茎粗、单株质量、肉质茎质量和叶片SPAD值等均会升高,而叶片数、肉质茎长、茎叶比和抽薹率等均会下降;过高的施氮量不利于棒菜各部位氮素的积累,易造成资源浪费;综合对比不同施氮量对棒菜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得出川西高原地区棒菜的最适施氮水平为210 kg/hm2。

  • 单位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