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中药杨桃根提取物DMDD单体(2-dodecyl-6-methoxycyclohexa-2,5-diene-1,4-dione与索拉非尼联合应用对人肝癌Huh7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实验分4组:Huh7细胞对照组、DMDD组、索拉非尼组及DMDD与索拉非尼联合应用组(简称联合应用组)。CCK-8法检测Huh7细胞活力,以金氏公式判定协同效应;平板克隆实验检测Huh7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划痕实验、Transwell迁移实验和侵袭实验检测Huh7细胞的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Huh7细胞周期;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丝氨酸合成通路中的PHGDH mRNA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平板克隆实验、划痕实验和Transwell迁移实验结果显示,与Huh7细胞对照组、DMDD组、索拉非尼组比较,DMDD和索拉非尼联合应用组对Huh7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显著增强(均P<0.05),经金氏公式计算,2、4、8μmol/L DMDD分别联合1、2、4μmol/L索拉非尼具有协同作用(Q>1.15),6、10μmol/L DMDD分别联合3、5μmol/L索拉非尼具有相加作用(0.85<Q<1.15);流式细胞周期检测显示,各组药物干预48 h后,对照组、DMDD组、索拉非尼组及联合应用组G2/M期细胞比例分别为(10.63±0.32)%、(35.77±1.22)%、(30.03±2.22)%、(38.97±0.60)%。与对照组比较,3个组的G2/M期细胞比例均显著上升(均P<0.000 1),与索拉非尼组比较,联合应用组G2/M期细胞比例显著上升(P<0.000 1)。RT-q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DMDD与索拉非尼联合应用可显著抑制PHGDH的mRNA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DMDD与索拉非尼联合应用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可协同抑制Huh7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其机制与协同抑制丝氨酸合成通路中的PHGDH的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有关。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