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大圣五公经》是残唐五代时期编写的谶书,但现存最早的印本只出自19世纪末期。最近发现了一部13世纪中叶的西夏文译本,反映了该书的早期面貌。通过对比可知,500余年后的通行汉文本经过了后人的大幅增补和改动,其中的佛教因素并非原作固有,而是民间宗教流传过程中不断适应世俗观念的产物。

  • 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