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31年苏联向哈萨克斯坦移民22万人,从此开始了有计划向哈萨克斯坦大规模迁入“特殊移民”的历史。农奴制改革后,沙俄政府通过向哈萨克斯坦移民,缓解社会内部压力,增加斯拉夫人口以巩固边疆,但也造成了哈萨克斯坦内部民族关系的紧张。1930年1月集体化运动开始后,苏联政府计划通过向哈萨克斯坦迁入富农,实现对哈萨克斯坦的开发与改造。然而,由于组织、经济、安全与政治原因,1930年苏联的移民计划“夭折”。因工业化要求,苏联1931年向哈萨克斯坦大规模移民,开发卡拉干达煤田。移民活动对哈萨克斯坦的工业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有利于巩固苏联边疆统一,但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