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非接触式眼科影像学检查主要是指在不接触眼睛的情况下使用仪器对眼部进行检查,目前在眼表疾病中应用十分广泛。临床上常用于眼表疾病的非接触式眼科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裂隙灯显微镜照相、非接触式眼表综合分析仪、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AS-OCT)、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AS-OCTA)、角膜地形图与非接触式角膜内皮镜等。非接触式眼科影像学检查具有对患者眼睛无刺激、操作便利、患者配合度高等优势,对眼表疾病的辅助诊断及临床治疗都有着极大的帮助。但非接触式眼科影像学检查仪器使用时会受操作人员技术水平的影响,同一患者、同一台仪器不同操作者的检查结果可能存在较大偏差。为规范非接触式眼科影像学检查仪器的操作以及提升其对眼表疾病诊断的准确性,特制定本指南。本指南主要针对非接触式眼科影像学检查仪器的规范化操作及其在眼表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从而为眼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指导意见。
-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苏州大学;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深圳市眼科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