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异时性进展期腺瘤风险筛查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作者:郭春梅; 刘红; 焦月; 张倩; 王沧海; 王亚丹; 蔺武; 魏南; 张澍田; 吴静
来源: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23, 44(02): 295-301.
DOI:10.3969/j.issn.1006-7795.2023.02.017

摘要

目的 筛选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发生异时性进展期腺瘤的危险因素,构建个体化风险筛查模型并验证模型的筛查效果。方法 将2007年4月至2017年10月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734例患者分为建模组和验证组,术后3年结肠镜随访。建模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风险筛查模型。利用验证组验证模型的筛查效果。结果 734例患者包括建模组485例,验证组249例。平均年龄为(64.6±11.5)岁,男性440例,女性294例。总的异时性进展期腺瘤发生率为11.9%(建模组12.0%,验证组11.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糖尿病病史、右半结肠癌、中低分化腺癌、腺癌合并腺瘤,腺癌合并进展期腺瘤为异时性进展期腺瘤的独立预测因素。根据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建立筛查结直肠癌术后出现异时性进展期腺瘤的模型,并建立风险筛查列线图。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该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0.957(95%CI:0.935~0.973),模型筛查临界值为0.938 7。验证结果显示,构建的筛查模型的灵敏度=93.1%,特异度=89.1%,并且筛查结果与实际结果的一致性较高(Kappa=0.62)。结论 以男性、糖尿病病史、右半结肠癌、中低分化腺癌、腺癌合并腺瘤、腺癌合并进展期腺瘤七个因素,构建的结直肠癌术后出现异时性进展期腺瘤筛查模型,具有较高的真实性和与实际结果的一致性,有临床应用价值。

  • 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