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品种茶园土壤-微生物-植物-凋落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作者:吴传美; 卢青; 何季*; 冯继红; 毛纯
来源:茶叶学报, 2023, 64(02): 37-50.
DOI:10.20045/j.cnki.issn.2096-0220.2023.02.005

摘要

【目的】研究贵州省普安县不同品种茶园土壤-微生物-植物-凋落物体系碳(C)、氮(N)、磷(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为普安县茶叶可持续开发利用以及指导茶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结合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以不同品种(‘白叶1号’‘黄金叶’‘龙井43’与‘乌牛早’)茶园为对象,测定土壤、微生物、茶叶、凋落物的C、N、P含量,分析其化学计量比特征,并计算养分重吸收效率。【结果】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在乌牛早茶园中最高,全磷含量在白叶1号茶园最高,C∶P、N∶P在乌牛早茶园最高。土壤微生物碳含量为295.68~443.52 mg·kg-1,微生物氮、磷含量偏低,土壤微生物碳磷比值为47.59~142.79。茶树N∶P为15.25~21.73,龙井43、乌牛早的生长均受到P限制;黄金叶的生长受N、P共同限制。凋落物的N∶P比为16.12~29.52,白叶1号、黄金叶、乌牛早凋落物的分解均受N元素限制。白叶1号与乌牛早茶园中,植物N的重吸收效率大于P,而在黄金叶及龙井43茶园中,P的重吸收效率大于N。土壤微生物量C、N含量与土壤有机碳和土壤全氮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而土壤化学计量特征与植物相关性不强。【结论】该研究区富含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微生物氮、磷含量较低;除白叶1号外,其他3个品种茶树生长均受磷限制,且存在土壤微生物与茶树竞争土壤磷的现象。建议在叶面增施磷肥以改善茶树生长受磷限制的情况。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