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对运动教育模式干预大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探究其对我国大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的影响及其效应大小。方法:根据PICOS原则,检索CNKI、VIP、WANGFANG和读秀数据库对纳入文献进行筛选和排除。剔除重复文献后,排除包括综述类文献、研究内容和实验设计不符、结局指标不一致、数据不完整等文献,对最终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方法学质量评价方面采用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对纳入研究进行风险偏倚评估。使用Review Manager 5.3及Stata15.1软件对最终纳入文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整体效应、异质性、敏感性、发表偏倚性回归分析及亚组检验。结果:最终纳入12篇文献;研究样本共905人,实验组453人,对照组452人。干预周期为12-18周,每周1次,每次90min。测量工具主要为内部动机量表和体育学习兴趣评价量表;纳入文献的质量方法学评估显示,7篇达到低偏倚风险,5篇达到中偏倚风险;12篇文献包含的14组研究整体经过异质性检验显示,I2=64%>50%,且Q检验P=0.0006<0.1,提示具有较强异质性;敏感性分析排除一篇文献后对余下11篇的13组研究进行固定效应分析;13组研究的异质性检验显示,SMD=0.72,95%CI[0.59,0.84],Z=11.42,P<0.05,提示具有统计学意义,且I2=4%<50%,Q检验P=0.377>0.1,故13组研究之间不存在异质性;偏倚性检验显示,漏斗图基本对称,不存在发表偏倚;回归分析显示,不同量表、干预周期、运动项目均不可以显著影响效应量;亚组分析不成立。结论:运动教育模式可显著提高大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效应量为0.72,达到中等效应。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