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80年代以来的快速城镇化对中国乡村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形成了全面冲击,传统村落的文化遗产也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如何看待文化遗产的价值,如何从被动保护转向可持续利用文化遗产,实现乡村的经济复兴和社会重建——这需要建立国际比较的视角从"发展历程,制度框架、实施步骤"三个方面,时法国经验进行了梳理,指出:遗产概念的建立是工业化时期法国乡村面对经济衰退、人口减少和文化认同危机的一种积极回应;遗产保护在依托法定规划的同时,也需要行业和地区合约的补充;除了清点和划定保护区,教育培训、宣传推广和旅游开发也成为实施保护的关键步骤。最后,结合实际案例,将中国乡村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历程、现行制度和实施效果与法国经验进行了比较,提出法国经验在中央地方合作、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保护与发展并重三方面的借鉴价值。
-
单位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同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