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该文作者旨在借助大学美术课堂这一环境"载体",帮助农民画突破发展瓶颈,使农民画在兼具规范性与创新性的课程的引领下与专业艺术氛围的熏陶下,探索出更系统化的表现方式与创新方法,同时兼顾其本身作为一项非遗文化,维持其民族性与本土性的"供体"诉求。该文试图从"载体"与"供体"两方面进行剖析,以期找到使二者协同发展的有效途径,让大学美术课堂成为促进民间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发展基地,同时使传承民间文化的方法与路径更加多元化。

  • 单位
    六盘水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