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比较不同品系大鼠之间肝移植排斥反应特点。方法依据大鼠不同品系分成对照组SD→SD(A组),实验组Wistar→SD(B组)、Lewis→BN(C组)以及DA→Lewis(D组)4个组,采用Kamada双袖套法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比较各组受体大鼠术后10 d血清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和白蛋白(Alb)]、血清白细胞介素(IL)-2和IL-10水平、急性排斥反应组织病理学分级和术后平均生存时间。结果与A、B组比较,C组和D组的血清ALT和TB明显升高,Alb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C组比较,D组的TB明显升高,Alb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A组比较,B、C、D组大鼠血清IL-2和IL-10水平均明显升高,C组和D组的IL-2/IL-10亦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B组比较,C组和D组大鼠血清IL-2水平明显升高,D组的IL-2/IL-10亦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C组比较,D组大鼠血清IL-2水平明显升高,D组的IL-2/IL-10亦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肝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A组大鼠肝组织未见明显排斥反应,排斥活动性指数(RAI)评分(1.8±0.7)分;B组RAI评分(3.1±1.3)分,属轻度或不明确性排斥反应;C组RAI评分(6.9±0.8)分,属中~重度排斥反应;D组RAI评分(8.8±0.5)分,属重度排斥反应。各组间RAI评分比较以及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A组、B组、C组、D组受体大鼠术后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119.3±1.9)d、(116.9±8.3)d、(53.4±6.1)d、(12.1±2.4)d,A组与B组的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余各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4种组合中,大鼠DA→Lewis模型排斥反应最剧烈,Lewis→BN次之,而Wistar→SD最轻,接近于免疫耐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