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利用铸体薄片、压汞曲线和测井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盐池和姬塬地区长61油层组的储层孔隙类型、孔隙结构及物性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并对2个地区的储层特征差异性原因进行探讨。研究表明,盐池和姬塬地区储层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长石岩屑砂岩,储集空间以粒间孔和长石溶孔为主,孔隙结构较差。盐池地区储层物性整体低于姬塬地区,前者孔隙度和渗透率分别为7. 8%和0. 22×10-3μm2,后者为10. 9%和0. 56×10-3μm2,面孔率分别为2. 10%和2. 97%,属于典型的低孔、低渗储层。两者储层特征差异主要受3个方面的因素影响:沉积作用决定了储层分布范围;局部高渗带砂体受成岩作用控制;构造作用对后期储层变化有一定的改造作用,盐池地区埋深较大,不利于原生孔隙保存。因此,在今后的石油勘探开发中,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的绿泥石膜胶结带、次生溶孔发育区是姬塬地区勘探的有利目标;而局部构造高点、裂缝相对发育区、地层水低矿化度区是盐池地区寻找"甜点区"的另一方向。

  • 单位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