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目前版本的华西肠癌数据库(Database from Colorectal Cancer,DACCA)中,华西医院作为区域性医疗中心所服务的结直肠癌患者的术前专科检查与评估情况。方法本次数据分析选取的DACCA版本为2019年7月25日更新版,其中数据项目包括:术前分期、术前分期契合度、术前诊断强度、肠镜准确性、活检肿瘤性质结果、活检肿瘤分化程度、胸部CT完成情况、CT总分期、CT总分期评估准确性、腔内超声结果、肝脏超声结果、MRI总分期、MRI总分期评估准确性、PET-CT结果、骨扫描结果、临床初诊诊断方式及误诊误治,分别对各选取的数据项目作特征分析。结果按照条件筛选DACCA数据库,获得4 484条可分析数据行。术前CT检查准确度、术前CT评价分期、术前MRI检查准确度、术前MRI评价分期、术前直肠超声准确度、术前肝脏超声准确度、术前骨扫描准确度、术前PET-CT准确度、术前肠镜、肠镜活检病理类型、诊断的依据强度、术前的综合分期、术前综合分期与最终病理分期契合度、首诊临床因素及误诊误治的有效数据行分别为3 877(86.5%)、3 166(70.6%)、3 480(77.6%)、286(6.4%)、3 607(80.4%)、2 736(61.0%)、3 570(79.6%)、3 490(77.8%)、3 847(85.8%)、3 636(81.1%)、3 981(88.8%)、2 346(52.3%)、2 209(49.3%)、3 466(77.3%)和3 411条(76.1%)。术前CT分期的判断中,Ⅳ期判断准确度最高(86.6%),Ⅰ期判断低估率最高(30.4%),Ⅲ期判断高估率最高(21.8%);术前CT判断准确度,除去数据行过少带来的误差,其他年份的准确率为66.8%~83.7%。术前MRI分期的判断中,Ⅳ期判断准确度最高(89.1%),Ⅰ期判断低估率最高(33.3%),Ⅲ期判断高估率最高(13.3%);2016~2019年术前MRI评估准确度出现逐渐升高的趋势。经直肠腔内超声、肝脏超声、骨扫描和PETCT评估准确条数分别为287(76.7%)、145(99.3%)、301(98.7%)和15条(93.8%)。肠镜下病理类型最多为"腺癌",占82.2%;最低为间质瘤和淋巴瘤,各0.1%。诊断依据强度A级3 445条(86.5%),诊断依据强度B级316条(7.9%),诊断依据强度C级220条(5.5%)。已明确术前综合分期中,Ⅰ期109条(4.9%),Ⅱ期615条(27.5%),Ⅲ期1 263条(56.6%),Ⅳ期245条(11.0%)。其中Ⅳ期的术前综合分期契合度最高(98.7%),Ⅱ期的术前综合分期低估率最高(28.3%),Ⅲ期的术前综合分期高估率最高(20.6%);2008–2019年期间,术前综合分期与最终病理分期契合度范围为70.8%~87.7%。首诊因素中,"指检"后发现肠癌的患者最多,占64.0%,出血、梗阻等"症状"发现者其次,占28.2%;因考虑有家族史,就诊发现结直肠癌的最少,占比小于0.1%。有误诊误治行为的数据442条(13.0%),其中误诊为痔疮的最多,为207条(46.8%)。结论大幅提高结直肠癌患者远期生存率需要术前影像学诊断效能及多因素评估分期的瓶颈突破,以优化治疗方案选择;需提高结直肠癌的早期筛查普及率,以及降低结直肠癌首诊误诊误治率。
-
单位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