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肠息肉介入治疗后复发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36例腺瘤性肠息肉患者,均行内镜下肠息肉电凝电切术。根据随访的复发结果将患者分为复发组(n=52)与未复发组(n=84)。比较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肠息肉数目、肠息肉大小、肠息肉位置、组织学类型),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通过ROC曲线对以上因素预测肠息肉介入治疗后复发风险的价值进行预测。结果两组肠息肉位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患者中男性、年龄≥60岁、肠息肉数目≥3枚、肠息肉大小≥2 cm、绒毛腺瘤或绒毛管状腺瘤的占比(67.31%、69.23%、63.46%、59.62%、46.15%)明显高于未复发组(48.81%、45.24%、44.05%、35.71%、21.43%)(P<0.05)。男性、年龄≥60岁、肠息肉数目≥3枚、肠息肉大小≥2 cm、绒毛腺瘤或绒毛管状腺瘤为肠息肉介入治疗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性别、年龄、肠息肉数目、大小、组织学类型预测肠息肉介入治疗后复发的敏感度分别为0.467、0.538、0.515、0.610、0.563,特异度分别为0.643、0.714、0.750、0.786、0.857。结论男性、年龄≥60岁、肠息肉数量≥3枚、肠息肉大小≥2 cm、组织学类型为绒毛腺瘤或绒毛管状腺瘤的肠息肉介入治疗后的复发风险更大。可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调整随访方案以降低复发率。

  • 单位
    宜都市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