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2019年10月至12月香港"修例风波"期间部分采访视频为样本,分析报道中的语言选择及其对媒体身份的塑造。研究发现,采访中并没有全部使用英语,而是英语、普通话平分秋色。在采访政商界、教育界人士时,主持人和受访者均选择使用英语,受访者主要发表时事评论,CGTN的身份为传统的外宣媒体;在采访普通市民时,主持人和受访者均选择使用普通话或粤语,受访者主要诉说其个人经历,CGTN的身份为同胞媒体。CGTN采访语言选择的多样性塑造了其媒体身份的多样性,也增加了全球媒体话语的多元性、客观性。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