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下的俄狄浦斯情结描述了男性角色基于对母亲的依恋和对于父亲的嫉恨引发的心理冲突,反映了儿童时期的亲子关系和性别认同对于一个成年人的重要影响,具有深刻的心理学意义,是人类思想史上一个恒久的人文命题。此命题在中西方文论领域的研究已颇具规模,但在中国影视领域的研究却略显不足。以电视连续剧《漫长的季节》为例,从镜头语言、色彩和光影等视角对其中配角龚彪的俄狄浦斯情结进行剖析解读,探讨中国当代影视剧中的人物心理描写及其背后的文化和社会背景,进一步发掘其中带有中国本土烙印的美学特色与风格,探究龚彪在观众中产生强烈共鸣和认同感背后深刻的心理学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