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团体标准评价体系的应用研究:以90项中药团体标准为例

作者:虞雪云; 宗星煜; 李慧珍; 王丽颖; 赵学尧; 王丁熠; 林甲昊; 刘斌; 郭旸; 梁宁; 车前子; 蒋寅; 张海力; 龚照元; 王燕平*; 史楠楠*
来源: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3, 1-12.
DOI:10.19945/j.cnki.issn.1006-3250.20231008.001

摘要

目的 通过评价中医药行业具备代表性的社会团体发布量较大的学科类别标准,以检验中医药团体标准评价体系(SystemofConsortiumStandardsRatingandEvaluation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SCORE-TCM)的适用性。方法 在“中医药标准与指南信息服务平台”上,通过文献调研法和目的性抽样法选取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药类标准。使用SCORE-TCM工具对这些标准的制定主体、文本编写、技术内容、推广应用和实施效益五个维度进行评价。结果 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药团体标准数量最多,占76.20%(1710/2244)。其中,中药类标准占比最高,达52.98%(906/1710)。本次评价的90项标准中,评分中位数为7.53,最大值8.94,最小值5.93,极差3.01(满分10分)。不同标准类别的评分有所差异,例如中药临床应用标准和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评分较高,中位数分别为8.16和8.07,而中药材GAP(GoodAgriculturalPractice)技术标准评分较低,中位数为6.28。此外,标准年龄与其推广应用和实施效益有一定关联性。结论 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药团体标准为中药行业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但在标准的推广应用和实施效益方面仍有提高的空间。SCORE-TCM工具在本次评价中展现出良好的适用性,为今后更广泛的中药团体标准评价提供了有效工具。未来可进一步探索“标准年龄”在实施效益评价中的权重设定。

  • 单位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