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名方中石韦的本草考证

作者:任大棒; 戴杰; 靳明娟; 王娇蕊; 詹志来*; 张福生*
来源: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3, 1-14.
DOI:10.13422/j.cnki.syfjx.20240468

摘要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籍、方书并结合近现代 文献资料,笔者对经典名方中石韦药材的名称、基原、产地、品质评价、采收加工、炮制及功效主治等方面进行本草考证,以期为包含石韦的经典名方开发提供依据。经考证可知,历代石韦之名多源于其颜色、形态及功效,均以“石韦”作为正名,尚有“石(革庶)”“石皮”“石兰”等别名。宋元及以前时期石韦的主流基原为水龙骨科植物有柄石韦Pyrrosia petiolosa;明代主流基原为有柄石韦P. petiolosa与庐山石韦P. sheareri;清代至今的主流基原为庐山石韦P. sheareri、有柄石韦P. petiolosa和石韦P. lingua。古代推崇的道地产区为今江苏省连云港一带;现安徽、浙江等地为庐山石韦P. sheareri的主产区,福建、台湾等地为石韦P. lingua的主产区,贵州、湖北等地为有柄石韦P. petiolosa的主产区。石韦品质古今均认为叶大、质厚者为优。药用部位为其叶,历代记载的采收加工方法主要为农历二月、七月采,阴干,现代多为全年采收。古代炮制方式多样,主要为去黄毛、微炙、炒末、油炙等;近现代主要为净制、切制、干燥后生用。石韦药性方面,古代认为性平、味甘、微苦,近现代则认为性微寒、味甘、微苦,古今的主要功效均有利尿通淋、清肺热、止血等。基于考证结果,建议开发含石韦药材的经典名方时,可选用庐山石韦P. sheareri、有柄石韦P. petiolosa、石韦P. lingua为其药用基原,炮制方法可根据处方要求,未标明炮制要求的可选取生品入药。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