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农民工在较长时间内仍然是推动我国城市化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本,也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从“普惠均等”迈向“公平可及”重点关注的社会群体。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既是农民工劳动资本再生产的兜底保障,也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构成要素。然而,党和国家针对农民工基本医疗卫生问题制定的保障激励型政策,与农民工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评估之间还存在较大供需张力。这种张力背后,农民工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究竟缘何耗损亟须讨论。本文通过研究发现,农民工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耗损产生于服务供给和需求的动态互嵌过程。其中,壁垒要素和服务质量显著影响了农民工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的主观评估。签订劳动合同的劳资博弈、“预支—赊欠”的劳动报酬结算方式、刚性劳动制度,也塑造着农民工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的内在态度。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