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作业观:主要内涵与实践路径

作者:谢翌; 杨志平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 2022, 42(01): 10-17.
DOI:10.19877/j.cnki.kcjcjf.2022.01.019

摘要

学生课业负担的减轻关键在于将无意义的训练化作业转化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化创作活动。作业超载、异化、窄化,成了“双减”政策的直接指向,需要作业理论的重塑与实践革新的回应。大作业变革须回归“创造性的探究活动”这一作业本义,以大视域、大取向、大设计、大实践与大评价来丰富与拓展其内涵与功能,借由多主体协同互动、课程再设计、学习化课堂的构建、学本评估等来践行大作业观。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