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台湾地区闽西客家寻踪

作者:张佑周
来源:闽台关系研究, 2020, (02): 95-102.
DOI:10.19357/j.cnki.35-1295/d.2020.02.009

摘要

闽西(汀州)客家较大规模迁台始于明郑治台时期。在其后的康乾时期,出现闽西客家人迁台热潮。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迁台闽西客家大多未能像其他民系那样在台湾形成成片的聚居地,有的已经融入源于其他祖籍地的客家,甚至有的已经被"福佬"人同化为所谓"福佬客"。从台湾的鄞山寺和明志书院等标志性客家历史古迹入手,探寻闽西客家入迁垦殖的历史踪迹,发现北台湾旧称芝兰三堡、兴直堡、摆接堡乃至东北角北宜交界处都有闽西客家的踪迹,有些家族仍然是当地望族。虽然有些家族已被同化为"福佬客",但他们的族谱、宗祠和当地一些民间信仰之寺观等仍能表明他们是闽西客家后裔。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