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民间曲艺的兴衰主要受听众群体、说唱艺人、社会需求三方面因素共同影响,中国传统唱书的式微与兴盛亦不离此宗。清末以降,以山西介休为中心的介休宝卷之衰歇,与晋商家眷群体式微、尼姑还俗、慰藉性题材难以满足娱乐性需求息息相关。同时期,以云南昭通为中心的昭通唱书之兴盛,与受众面广泛、艺术门槛低、题材娱乐性强不无关联。介休宝卷与昭通唱书最终走向迥然不同的发展道路,前者由守成走向衰歇,后者却历久弥新。由此可见,传统唱书之守成或衍进是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受众群体为基础、以说唱艺术为引领的三元互动作用下的合规律性发展。这对当下保护和传承说唱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具有建设性指导作用。
-
单位山西大学; 太原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