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4种途径移植骨髓干细胞治疗的急性肝损伤小鼠的肝脏迁移情况及肝损伤的修复情况。方法雄性BALB/c小鼠分为A、B、C、D、E、F 6组,每组10只,A、B、C、D为移植组,E组为骨髓干细胞供体组,F组为急性肝损伤模型组。用CCL4/2-乙酰氨基芴制备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分离小鼠骨髓干细胞,用红色荧光染料PKH26标记后经门静脉(A组,n=10)、尾静脉(B组,n=10)、腹腔(C组,n=10)及脾内(D组,n=10)输入到急性肝损伤小鼠体内,2周后处死小鼠,血清检测肝功能(ALT、AST、Alb),肝组织病理观察骨髓干细胞向肝脏迁移的情况及肝损伤小鼠的肝脏修复情况。F组小鼠于第8天处死检测ALT、AST及Alb值。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微镜下4个移植组移植的细胞均迁移到肝脏且通过病理图片均可见新生的肝细胞; ALT、AST、Alb值A、B、C、D 4组分别与F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LT:t值分别为2. 372、2. 473、2. 354、2. 383,P值均<0. 05; AST:t值分别为2. 534、2. 423、2. 437、2. 643,P值均<0. 05; Alb:t值分别为2. 336、2. 243、2. 373、2. 352,P值均<0. 05)。结论骨髓干细胞促进急性肝损伤小鼠肝脏的修复,其修复程度与移植途径无关。
-
单位黑龙江省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