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3~18个月婴幼儿头颅畸形的头颅形态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婴幼儿头颅畸形的预防和干预提供指导和依据。方法 于2022年1月选取2019年1—12月在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健康体检时诊断为头颅畸形的228名婴幼儿为病例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394名头颅形态正常的婴幼儿为对照组。两组性别、年龄匹配。分析病例组婴幼儿头颅形态特征,并通过比较两组间基本信息、母亲孕产史、睡眠姿势、骨密度等差异分析头颅畸形的影响因素。结果 1)3~18个月头颅畸形患儿头颅形态特征:头颅畸形组中男性占比高于女性;6月±7天的占比最高,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头颅畸形占比呈下降趋势;短头畸形的检出率最高,且不同类型头颅畸形在年龄(χ~2=34.409)和严重程度(χ~2=11.404,)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头颅畸形组和正常组在单/双胎(χ~2=4.724)、新生儿期头部损伤史(χ~2=8.430)、睡眠姿势(χ~2=23.881)和骨密度(t=2.771)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以3月±7天为参照,6月±7天OR=3.72,95%CI:1.96-7.05,P<0.05;8月±7天OR=3.18,95%CI:1.45-6.98,P<0.05;12月±7天OR=3.20,95%CI:1.28-7.97,P<0.05)、双胎(OR=3.95,95%CI:1.23-12.71,P<0.05)是头颅畸形的危险因素、混合睡姿(OR=0.21,95%CI:0.03-0.34,P<0.05)和骨密度(OR=0.76,95%CI:0.64-0.92,P<0.05)是婴幼儿头颅畸形的保护因素。结论 3~18个月婴幼儿头颅畸形中男性检出率高于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头颅畸形占比呈下降趋势;年龄、单/双胎、睡眠姿势和骨密度是婴幼儿头颅畸形的重要影响因素。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