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辛酉政变后,为正当化违反清朝祖宗家法的亲王摄政与母后垂帘格局,恭亲王奕与两宫皇太后定"同治"为年号,以取法"顺治"朝为号召,建立自身的正当性基础。这一"同治"话语的核心是被当作当代睿亲王(多尔衮)的奕。但在同治中期之后,随着两宫(以慈禧为主)权威日增以及清流兴起,对"同治"的新解释开始出现。清流以北宋"元祐"之治为榜样,以两宫为宣仁高太后,而以自身为"元祐诸贤",希望建立内廷与外朝士大夫同治天下的新格局。这一话语为两宫与清流提供了超出清朝祖宗家法外的正当性基础。但1880年代后,随着光绪帝日渐年长,以及公羊学等新学术在京师的流行,新一代清流对熙丰变法的态度日趋正面,开始期待宋神宗与王安石式的君相"同治",故他们与慈禧的关系日渐紧张,最终导致戊戌变法被慈禧强力终止,而这意味着1861年以来以统治集团内各方有限合作为基础的"同治"局面的失败。此后,"同治""元祐"等话语在实际政治过程中均日渐形式化与空洞化,替代性的民权与立宪话语则随之出现。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