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中国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的背景下,研究多维能源贫困问题,提高能源可得性以及清洁度等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此同时,互联网技术等具有代表性的数字经济将成为助推我国能源产业转型的重要引擎。鉴于此,文章运用2012年、2016年与2018年(本文选取能源贫困测度数据较为完整的年份)30个省(市、区)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数据拟合了多维能源贫困指数(Multidimensional Energy Poverty Index, MEPI)。文章结合了国家统计局以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相关数据,构成面板数据,并采用空间误差模型,在考虑城镇化对模型有调节效应的条件下测度了互联网技术对于多维能源贫困的改善作用。研究发现:第一,互联网普及率对于能源贫困有显著的改善作用,使得多维能源贫困程度降低3.31%,且互联网技术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第二,城镇化的正向调节效应明显,会加重能源贫困程度约15.37%,因此,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当遏制盲目扩张与粗放型增长的冲动、同时注重深度挖掘城镇化的碳减排潜力。